2023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饱含深情地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在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工作、农业农村工作、青年工作、科技工作高度重视的生动体现,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始终不移的关爱,对青年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
我是云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学院的方一舒,按照省委组织部和云南警官学院的安排, 2023年5月,我有幸成为了学院派驻临沧市镇康县木场乡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一员。我曾去过河北曲周、内蒙兴安盟、新疆铁门关等地,感受到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各个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能够扎根农村,将理论知识融入乡村大地,把青春、热血和汗水奉献给田野,我感到无比光荣。
2023年5月29日8点,我们从昆明出发,经过10多个小时700多公里的长途颠簸,终于在晚上8点到达了大山深处静谧美丽的木场乡。当晚,我们首先在勐撒村参观了学院投资建设的蔬菜交易市场,走访了杨柳桥村委会,最后在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往上开了40多分钟车程后,到达了木场乡政府所在地木场村。沿途我们路过了明孟公路7.4公里这段刚刚修好的柏油公路,前任队员骄傲的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学院通过不断努力、反复协调终于修好的公路,这条路切切实实地为山区百姓的交通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5月30日,我们又接着走访了云南警官学院河边村博士工作站和蕨坝的茶厂,在乡长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依托于学院博士工作站的建设,木场乡目前正在通过“旅游体验+产业销售”联动发展,合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茶叶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随后我们又走访了芹菜塘村和龙塘村,在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聊天中,我们渐渐的对这个陌生的乡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月31日,在驻村工作队新老队员交接完之后,我们的驻村工作正式开启了。作为一名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一名公安院校的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为指引,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将坚决拥护组织决定,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接过之前派驻同志手中的“接力棒”。
在工作方法中,坚持科研理论与乡村生产实践相结合,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深入细致的到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调研。从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各方面了解区域资源环境禀赋,通过适宜性评价,对木场村自然资源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之后再以农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为切入点,了解当前木场村农业生产结构、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和集体经济运转模式等方面,对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产业振兴有完整的了解。同时,站在村民立场出发,从乡村人居环境改造(水、电、路、网)、乡村教育水平提升、基层普法强基补短板、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做出一些实际的整治提升。在调研过程中,我将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积累农村工作经验,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角色、开展新工作。主动投身农业强国建设,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青春奋斗的实际行动,切实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