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云南省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近期,到云南检查科学技术普及法执法工作的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到科普基地检查,对基地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省政法委、省公安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团省委等到基地观摩的领导对基地建设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随着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必将在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云南省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基地于2019年9月获得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厅批准正式成立。基地建在云南警官学院,主要依托云南警官学院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及应用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面向社会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教育活动。致力于打造成为立足云南省、面向全国开放的高水平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教育基地。基地场地占地640余亩(含飞行训练场地),科普场馆面积2000平方米,拥有各类展教仪器设备及无人驾驶航空器设备600台(件),科普专职人数18人,其中高职8人,中职5人,科普兼职人数80人,1人为国家地理测绘信息学会无人机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UTC全国教官、考官。已建立无人驾驶航空器管控指挥平台、无人驾驶航空器技术研发实验室、无人驾驶航空器成果展示大厅等研发及实训实操场所。基地毗邻云南省公安厅警航基地,拥有机库,停机坪,拥有双向跑道,空域条件良好,设施完善,可供多种机型无人机,开展飞行实训、飞行表演和各类赛事举办。
基地目前已参加五届“云南省科技活动周”活动,走进云大附中、云大附小、师大附小、莲华小学等单位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知识科普活动。基地主要面向大中小学、技校、中专和高等院校在读学生开展航空知识科普、无人驾驶航空器编程讲授、无人驾驶航空器航拍视图制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体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演示、航空模型科普、航空普法、无人驾驶航空器规范化运行管理科普等活动。下一步,基地将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和云南省体育局支持,开展航模竞技运动,将航空知识科普和体育锻炼有机结合,向广大青少年开展航空科普、飞行原理、人工智能、电子技术、机械构造等多项科普及专项知识讲授.以推广普及航空科技知识,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开辟新的路径,带领广大青少年走近航空发展、航空运动和科技体育,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二、科研成果
(一)目前,基地依托中心根据公安部警航办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教材,严格按照培训大纲要求,结合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实际,科学创建理论学习测试题库,制作理论学习课件,研发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学习系统和考试系统。针对公安机关职能职责,结合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的特性,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研发了云南省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控系统。
(二)中心与陕西雷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警用全地形察打一体无人平台系统”在由中国公安报社指导,中国警察网、国家移动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NMT联盟)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警务信息化建设成果”推介活动中荣获“最佳智能无人系统解决方案”荣誉。
(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研究,立足云南省特殊的地理、气象环境条件和社会治安综合防控及边境管控等警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公安机关担负的使命任务、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重点区域防控、边境防控、道路交通巡检等领域的防控解决方案研究:开展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反恐处突、群体性事件处置、重大活动安保空中监控、搜索搜救、交通事故处置等警务领域实战应用设计、完成多项无人驾驶航空器巡检防控方案。
三、对外合作交流基地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先后与中国航空航天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陕西雷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北京远度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晟驰智能系统(云南)有限公司、云南省中天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院企在无人驾驶航空器北斗技术卫星应用技术、测绘地理信息警务实战应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关键技术研发、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云)系统建设以及相关科研课题进行了深度合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浙江、福建、贵州、青海、四川、广东、山东等30多所省级公安院校及警察培训基地先后到基地访问并学习观摩。
基地先后与云南省公安厅警航总队联合开展四期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工作;并立足云南警官学院国际合作外警培训项目,组织开展柬埔寨、菲律宾、蒙古国、肯尼亚、墨西哥、老挝、坦桑尼亚等20多个国家10余期外警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工作,丰富的教学方式,独特的飞行体验,受到广大外警学员的高度评价。
●●● 云南警官学院官方微平台●●●
供 稿丨政治部宣传教育处、无人机协同创新中心
部门审核丨陈杰栋
视 频丨无人机协同创新中心
编 辑丨李瑞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