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关于2022年度省级和驻滇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评结果的通报》中,考评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三个等次,云南警官学院再次获评“好”等次。自2017年开始收到省级定点帮扶考评结果通报以来,云南警官学院已经连续六年获评“好”等次,定点帮扶工作呈现了“管理规范、亮点突出、推进精准”的良好局面。

探索驻村帮扶党建+乡村振兴新模式,作为云南高校和全国公安院校中首个在教育部网站“帮扶典型案例”专栏刊发的帮扶典型案例。教育部网站“帮扶典型案例”专栏自2022年以来共刊发了30多个全国高校的帮扶典型案例,2022年12月28日教育部网站“帮扶典型案例”专栏刊发《云南警官学院:探索驻村帮扶“党建+”乡村振兴新模式》的典型案例,是云南高校和全国公安院校中第一个被教育部网站“帮扶典型案例”刊发的帮扶典型案例。

实践“云培训”新方法,破解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培训新难题。云南警官学院积极探索实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既落实疫情防控中“减少聚集”的要求,又有效落实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工作的新方法,于2022年10月17日、18日,以“帮扶所需、学院所长”为切入点,采取“云培训”的网络培训方式,成功举办“教育帮扶”木场乡乡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云培训”把课堂搬到边疆一线、边境维稳一线、乡村振兴一线,有效解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新难题。

打造“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新团队,推动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互融互促。云南警官学院制定《云南警官学院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帮扶行动计划》,建设博士服务工作站,聚焦帮扶所需和博士所长,围绕乡村振兴,积极推动“一乡一队”驻点帮扶、“一村一队”重点帮扶、“一院一队”按需帮扶、“一项一队”专项帮扶,争创乡村法治建设、乡村治理、民族团结进步等示范项目,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拓宽驻村日记微视频宣传新渠道,营造乡村振兴浓厚氛围。云南警官学院驻村工作队以微视频驻村日记的形式,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疫情防控、博士工作站,先后制作了《临沧市镇康县木场乡美丽乡村建设》《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记云南警官学院驻木场乡博士工作站》,在“学习强国”及学院官方公众平台进行了宣传。微视频制作简单,时间短,传播快,一方面有效宣传了驻村工作,另一方面对需要加强宣传的目标可以“精准宣传”,通过新媒体传播,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构建公安教育特色帮扶新体系,助力乡村教育提质增效。云南警官学院积极发挥公安院校优势,先后选派博士高层次人才8人驻村工作,全体驻村队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学院师资优势和特色学科教学科研成果,做好国防教育、校园法治、普通话普及、禁毒宣传、普法等宣传教育及捐资助学系列活动,构建特色教育帮扶体系,抓好常态化教育帮扶,有力推进乡村教育。

2023年,云南警官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及省委教育工委、省公安厅党委要求,推进落实《2023年云南警官学院定点帮扶工作计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