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云南警官学院举办


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建华和省市政法领导出席“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


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云南省法学会、云南警官学院主办,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协办,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共同发展的法治保障”为主题的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于3月18日在云南警官学院成功举办。此次论坛,行为法界精英及云南政法高层齐聚一堂,共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发展。


云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杨亚林出席论坛并讲话


2022年3月,云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杨亚林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法治论坛”进行揭牌后,3月18日,杨亚林书记出席第二届论坛并讲话。杨亚林指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是面向南亚东南亚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主题符合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大局大势,契合区域各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现实需求,对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涉外法治研究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杨亚林强调,论坛主办各方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次区域合作新形势、新任务,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法治交流与合作,深化法治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为次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法治保障,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江必新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出席论坛并作了“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几个问题”主旨演讲。


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 董治良


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董治良在致辞中建议各方继续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加强跨境犯罪打击,营造一流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环境资源保护力度,共同推进兴边富民,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与执法司法工作,着力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努力为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全面互利共赢、增进各国人民福祉贡献法治智慧和法治力量。


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恒山


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恒山作了题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发展中的法治协同”主旨报告。

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王春晖


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晖在线上作了题为“中国-东盟共享数字发展红利的法治保障”主旨报告。

澜沧江—湄公

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代理秘书长 姜水


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代理秘书长姜水在致辞中说,本届论坛有利于推动澜湄合作各项重要文件转化为可实现的务实成果,澜湄执法中心将一如既往与各方一道,就区域执法、司法合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智库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在统筹协调区域预防和打击跨国违法犯罪、情报信息融合、专项治理联合行动等领域的优势,助力法治论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积极应对地区安全形势变化和风险挑战做出积极贡献。


泰国驻昆明总领事馆警务领事 唐达峰


唐达峰在致辞时说,生命财产安全才是人民最重要、最根本的事情,本次论坛体现了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加强次区域合作的用心,体现了全球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通过论坛寻求“我们要怎样加强彼此间的合作”的答案。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副院长 陈利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副院长陈利君作了题为“携手构建良好发展环境,促进澜湄合作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

云南省司法厅厅长茶忠旺、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向凯,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周智鸥,云南省国家安全局党委委员、副厅长匡建军,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尹波出席了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