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7月2日上午,中国航空学会,云南省科协,云南警官学院三方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在学院召开。中国航空学会副秘书长赵霜红、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赵刚、学院党委书记李刚三方领导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商战略合作事宜。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晓瑭,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孙学华、杜涛,一级巡视员曹卫东出席会议,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院士办、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功华主持会议,袁晓瑭对三方战略协议签署作了说明。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赵刚在签约会上表示,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既是三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创新、合作共赢的现实需要,又是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高地、培育创新生态、推动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对推动云南航空领域,特别是无人系统领域科技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学普及、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三方要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在推动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地上主动作为,二是在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上精准发力,三是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上彰显特色,四是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上发挥作用。

在战略合作签约会议上,中国航空学会副秘书长赵霜红介绍了中国航空学会的发展沿革,中国航空学会是航空航天(以下通称航空)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成立并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接纳的全国性的学术性非盈利法人社会团体,在团结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促进航空科学技术繁荣发展,促进航空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航空技术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为云南的无人机赛事提供了较好的比赛环境,赛事筹备得很好,学院在无人机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我们学会、省科协、学院三方如果加强合作,定会在无人机技术的开发应用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签约会上,李刚代表学院党委向出席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后,对学院无人机发展概况作了简要说明:云南警官学院成立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5年来,按照“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总体思路,采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模式,先后与航天二、五、十二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和1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占地640多亩的国家反恐办反恐怖综合训练基地(云南基地),与云南省公安厅警务航空总队、昆明市警务航空队实现了资源共享,创造了立体化的实训实战条件。建成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研发实验室和云南省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基地,取得了全国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机构资质,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警用无人系统教学科研团队,增强了警用无人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底气和信心。

李刚表示,省科协、中国航空学会和我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学院警用无人机研发运用注入了强大力量。希望我们积极顺应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时代需要,紧紧围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的各项任务,聚焦服务公安机关禁毒反恐、强边固防、案件侦查、治安管控、交通管理、大型活动安保、疫情防控等重大需求,持续推动警用无人系统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实战应用推广等领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服务云南公安工作现代化和平安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前,参加战略协议签定的领导一起观看了学院制作的电视专题片《科普,我们在行动》。


 云南警官学院官方微平台

撰      稿丨政治部宣传教育处

部门审核丨陈杰栋

图      片丨张云泰

编      辑李瑞爽 

责      编丨杨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