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2日,云南警官学院党委书记李刚,党委副书记曹卫东,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一级巡视员许云川一行到学院定点帮扶点临沧市镇康县木场乡调研走访,查看学院投入166万元建设的蕨坝山茶提质增效项目、勐撒蔬菜交易市场项目,调研木场村河边组美丽村庄示范建设项目,送学院新派博士选调生驻村锻炼,看望慰问学院全体驻村工作队员,与镇康县委、政府和木场乡党委、政府干部进行座谈,凝心聚力,深化帮扶成效,延续帮扶情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在项目调研现场,李书记一行强调,一是勐撒蔬菜交易市场项目要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农户的蔬菜种植引导和培训,保证蔬菜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项目建设打好基础,同时要按期有序推进项目,保障建设质量,特别要积极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反映沟通协调,硬化明孟线前往孟定方向最后8公里道路建设,保障蔬菜交易市场项目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厥坝山茶提质增效项目要发挥茶叶本身无污染、品质较好的天然优势,加强科学合理管护,同时引入先进工艺进行加工,加强规范管理,重视生产质量,引入有市场销售渠道的合作伙伴,打造木场茶叶品牌,提高集体经济收入。
        在与县乡干部座谈中,李书记一行充分肯定镇康县、木场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就推进帮扶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凝聚发展新共识。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凝聚新共识,贯彻新要求,务实新措施,带着使命、带着情怀、带着责任,共同谱写好镇康县、木场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篇章。二要务实工作新举措。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化“一平台、三机制”建设,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结合帮扶计划,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主题教育、作风建设、消费帮扶、教育帮扶等13项措施。要强化驻村队员管理五项制度四项机制,保障队员扎得住、做得实。要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采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确保工作成效。三要拓展帮扶新成果。要聚焦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博士及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以党建为引领促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抓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帮助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打造木场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好电商作用;发挥学院人才优势促乡村振兴,聚焦边境管控、疫情防控需要,适时送教到基层,并依托当地加强培训乡村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文化建设促乡村振兴,帮助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加强生态建设促乡村振兴,帮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边境小康村。
       在学院驻村工作队员座谈会上,李书记一行听取了全体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汇报和反映的困难,逐一回应了建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肯定了学院驻村工作队工作成效,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一要树好形象。要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准掌握政策,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团队意识,认真履职尽责,圆满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树立云南警官学院干部教师的良好形象。二要注重方法。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善于调查研究,学会群众语言,懂得群众心理,贴近群众感情,总结群众工作方法,规范经费管理使用。三要办好实事。要真心做事,发挥特长,依托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靠骨干力量,落实工作责任,用好村规民约,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为群众办实事。
       警官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定点帮扶办副主任袁兴平,财务装备保障处处长李杨虎参加调研走访;镇康县委书记魏丛柱,县委常委、副县长奚正林及木场乡党委书记方镇静、乡长杨玉东等县乡领导干部一同调研走访。


 云南警官学院官方微平台

供      稿学院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      图马诚

审      核袁兴平

编      辑|李瑞爽

责      编|崔娜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