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云南警官学院获批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下课程2门,分别是王建伟教授负责的《毒品公开查缉》、张伟副教授负责的《道路交通管理学》;社会实践课程1门,为杨黎华教授负责的《毒品预防》,实现了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重大突破,为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示范课程,为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提供坚实支撑。因此,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也被誉为“金课”中的“金课”。在第二批认定中,李霞老师负责的《禁毒社会工作》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社会实践),此次第三批认定中,学院有3门课程同时入选,既是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重大突破,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阶段重大成果。 此次入选的三门课程充分体现了云警院的办学特色和教学优势: 《毒品公开查缉》(线下一流课程)由王建伟教授负责,张洁、石双铭等教师参与建设。该课程依托云南区位优势,创新采用“课堂+战场”教学模式,将公安缉毒实战现场转化为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最前沿的实践体验。 《道路交通管理学》(线下一流课程)由张伟副教授带领,张秋美等教师共同建设。该课程深度融合智能交通、大数据应用等现代科技,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交通管理问题的创新能力,为公安交通管理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毒品预防》(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由杨黎华教授负责,邓临新、郭萍、吕建华等教师参与。该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边界,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毒品预防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并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未来,云南警官学院将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服务公安实战,打造更多具有公安特色、适应时代需求的一流课程,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服务公安工作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