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云南警官学院毕业生实习安排,2023年秋季学期派往深圳市盐田区公安分局实习的150名学警,于7月中旬顺利抵深,迅速进入各个一线实战部门开启“学警出更”模式。
发现
学警们快速转换身份角色,融入工作环境,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耕耘,让青春在异乡山海之间绽放靓丽色彩。最初引起我这个带队老师注意的,是21级网安大队的李博同学,这个开朗幽默、满脸阳光的昆明大男孩,说话口音居然带着东北“大茬子”味道,由于天生亲和性格,同学们每次食堂吃饭,都会有意无意地关注他。这段时间,原本吃饭特别积极的李博经常最晚来食堂,有时甚至错过饭点,这异常举动不禁引起我的好奇。经了解,原来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座“大山”:他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逐条逐项录入1万3千多条档案信息!得知该情况,我也不由得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思变
在废寝忘食按照传统方法开展档案录入工作后,依然进度迟缓,重压之下,便产生了“思变”的想法,“能不能想想办法提高一下档案的录入效率?”“我的专业能否助我快速完成此项工作?”至此,李博利用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开始大胆创新,对传统的录入办法进行改进实验。
变则通
起初,李博着力提高系统录入每条信息的速度,尽可能以最快速度完成当日工作量,好腾出时间专门对传统录入模式的弊端和如何改进进行思考。面对1万3千条信息,李博打破常规,实验性地提出把一直以来系统上存在但却因为其他原因常常报错的批量录入进行改进。有了想法后,便马上开始分析可行性,思考如何编写相应程序,从一开始的用笔头在草稿纸上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演算,按照系统的批量录入途径用实验数据进行测试,反复调试它的错误,然后一个一个的发现报错进行改进,当时从1—2条的尝试慢慢的到100—200条的测试,慢慢的我们从草稿本上慢慢总结出改进的步骤,总结到笔记本上。而后一个完整的解决办法便慢慢的浮出水面。
通则达
专业技能和实战的知行合一,这个勇于打破常规的办法结束了录入系统一直报错的状态,成功的以一个完整的思路体系加运行程序的姿态展现在了敢于挑战的尝试者面前,实现每分钟25条信息录入,速度是传统入方法的75倍,原本全部录完1万3千条信息,每天按照8小时计算,最快需要3个多月,而现在,2天左右就可以全部完成。这一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都称呼他为“博哥”,连我这个带队老师也这么称呼。而每次,李博均报以爽朗的笑声,那笑声、那笑脸,俨然成了深圳盐田分局学警队伍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