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现在是汕尾市公安局市级武器使用教官啦!”电话那头,传来的是难以遮掩的喜悦;电话这头,是云南警官学院警察体育与实战教学部教师张仁芳难以言表的欣慰。
事情还得从5年前说起。2016年的一天,张仁芳老师像往常一样给2015级特警区队的同学们上课,讲解完枪支的种类、结构、射击原理、射击技巧后,让同学们开始射击训练。
终于可以实弹射击了,这让期盼已久的学生们兴奋不已。尽管同学们的表现一般,但除了一个叫孙加杰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能射中靶。5发子弹没有一发上靶,孙加杰同学心情十分沮丧。经过交谈,张仁芳得知原因竟是“害怕枪声,小时候被鞭炮吓到过,一直有心理阴影”。从那节课开始,张仁芳每节课都给孙加杰“开小灶”,对他进行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他,耐心地鼓励他,经过一个学期的技术上和心理上的特殊关照,孙加杰期末射击考试得了本区队的最高分。
恐慌
2004年,张仁芳从云南省射击队转业到了云南警官学院,担任射击教官。
尽管在省射击队期间,多次代表云南队参加全国各类射击比赛,多次获“全国射击冠军”、“全国运动健将”等称号,但竞技比赛与公安实战还是有许多不一样。上第一堂射击课时,她突然感觉“茫然陌生了,第一次感到了‘本领恐慌’”。
射击技能专业绝对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把自己技能、技术融入到警务实战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更多枪支使用法律依据,这是个难题。
思变
思来想去,张仁芳觉得只有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同事请教,到实践中去调研,才能解决眼前的迷茫和不安。
为了让武器使用与实战应用相结合,张仁芳一有空就去与同行的交流讨论,利用在职民警培训的机会与来自各个地州的基层民警们交流,缩小自己与基层实战的差距,找准基层民警武器使用存在的共性问题,使教学内容突出实战应用导向。
从2021年起,她创新教学方法,把民警进一步依法规范使用武器作为教学目标,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理念、案例推理、警情模拟、红蓝对抗等训练内容,在近两年的教学实验中,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用心育人结硕果
教书育人得用心、用情,这是她对自己定下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少数同学射击课怕枪响,一装实弹就心里发慌、手抖、会猛扣扳机,导致对射击课没有信心,她坚信,只要有耐心引导并教给学生调整方法,他们一定会掌握技术,所以每一节课已经是警械武器使用教研室主任的她,仍然会为学生开通“VIP”通道,对掌握不好或对枪有恐惧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尽快调整过来,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同学。
在2023年3月举办的全省公安局局长比武中,张仁芳作为武器使用能力考核的负责人,不停地与基层教官反复细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力求做到展现给局长们的考核情景尽量真实,既有紧迫感又有压力感。为了一个处置位置的合理性、一句现场控制语规范性、一个再现警情的真实感、一个评分扣分标准,他都会坚持反复求证、反复打磨、反复推演,不达要求绝不休息。
为全面掌握基层需求,收集实战案例,论证武器使用实战运用,她跑遍了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形成了学院以实战需求为导向、实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先后为云南省公安机关培养警务实战教官近3000人,其中500余人获得省级教官资格,彻底改变了全省实战教官量小质弱现状。
19年如一日的坚守、奉献和精益求精,张仁芳的教学结出累累硕果。19年的射击课堂教学实现“零事故”;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奖2次;荣获“优秀教师”1次、“优秀共产党员”3次、“优秀公务员”3次;被云南省公安厅评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参加全国公安机关首届警务实战教官技能比赛,荣获“优秀实战教官”“警务实战教官训练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