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到校指导工作,张爱国副院长全程陪同。
陈培永教授在充分听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情况汇报后,围绕思政课和名师工作室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展开座谈,指出,一是要将思政课搬进田间地头,接地气,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衔接,让思政课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二是要开设思政课课程论坛,选出优秀学生代表讲思政课,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三是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不定期到校举办“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发挥宣传部门、思政课教师、团委、学生处协同育人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就关心关注的思政课课程建设问题和陈培永教授展开了讨论。陈教授指出,教师要重视科研,从教学中找到学术研究方向和兴趣点;要重视对学生理论分析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观引导学生成长;要科学地用好用活思政课教学统发课件,重视课堂效果,建立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交流,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学视野和学术视野,推进了对课程改革创新的认识,全体教师一致认为获益匪浅,深受启发。
张爱国副院长也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继续推进马院内涵式建设,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学生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加强课程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马院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加快名师工作室建设步伐,并以此为抓手,培养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