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时钟回拨到几年前,也许没有人会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与云南警官学院联系起来,而在2022年3月12日之后,云南警官学院已经成为举办过两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的西部高校、西部公安院校,成为可与在西南举行的,切合“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发展相关的高端论坛交相辉映的重要论坛。

共栽梧桐树

随着第二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声名鹊起。3月18日在云南警官学院举办的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吸引着众多高端人士参加。云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在第一届澜湄法制论坛上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揭牌后,在第二届澜湄法治论坛致词中说:“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作为次区域国际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学术平台,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次区域法治学术对话与交流,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破解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中,推动次区域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杨亚林的话语不多,但却非常朴实,体现了云南政法高层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寄予厚望。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中国行为法学会董治良、张恒山、王春晖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中国行为法学会与云南省法学会、云南警官学院共同栽培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这棵梧桐树成长的关注。同时,云南省市政法界高层领导莅临“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用行动表明对高端论坛的关注与支持。

引得凤凰来

3月18日,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云南警官学院举办,除云南政法高层领导莅临论坛外,国际组织“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代理秘书长姜水、“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执法能力建设部副主任潘倩文、综合协调与运营保障部柬埔寨籍职员杜星妍、联合行动协调部柬埔寨籍职员陈贵棠,泰国驻昆明领事馆警务领事唐达峰等特邀国际组织和外籍嘉宾参加了论坛。中国行为法学会总监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李文燕、中国行为法学会总监事张玉明、常务理事李雪松,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李中华、学会理事普学祥,《人民法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惊天,中国行为法学会粤港澳台联络处主任陈仕杰、《人民法治》杂志社专题部副主任李玉辉等参加了论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老挝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熊顺清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老挝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熊顺清作了“以'澜湄方式'介入缅甸问题促'东盟方式'取得进展”发言。


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综合协调与运营保障部柬埔寨籍职员杜星妍REN DAVINA


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综合协调与运营保障部柬埔寨籍职员杜星妍REN DAVINA 围绕第二分论题“中老泰经济一体化的法治逻辑”,杜星妍作了题为“数字社会与警察现代化”发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蒋昂妤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蒋昂妤作了题为“'软性约定'视角下的澜湄地区跨界水资源合作”发言。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 张金科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张金科作了题为“恢复性司法视阈下中国-东盟自贸区解纷机制的发展路向”发言。


昆明市西山区法院五级法官助理 张美婷


昆明市西山法院五级法官助理张美婷作了题为“澜湄合作下河流法律人格的逻辑证成”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