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云南警官学院充分发挥禁毒防艾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两个省级科普基地优势,立足云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普及科学技术,在区域稳定、社会和谐、对外交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为组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技术普及法执法检查组一行在云南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法执法检查期间,于7月1日检查了云南警官学院禁毒防艾科普基地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基地,检查过后,执法检查组一行对学院科普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现将云南警官学院政治部制作的《科普,我们在行动》科普电视专题片播出,以飨读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技术普及法执法检查组7月1日在云南警官学院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基地实地检查。
(图片来源:法治日报)
一、禁毒防艾科普基地
上世纪80年代初,毗邻“金三角”的云南不断遭到境外毒品的侵袭渗透,成为境外毒品入境的走私毒品通道,云南由此成为中国当代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
云南警官学院充分发挥禁毒科研和教学优势,积极开展禁毒防艾科普宣传,并于2005年获批成立云南警官学院禁毒防艾科普基地,2016年投资1300万对基地升级改造,建成3000余平米的禁毒防艾科普基地,承担各类针对禁毒防艾的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积极利用基地科普场馆开展科普宣传。基地场馆长期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年开放天数达270天,年均参观人数10000余人次。
二是积极编撰各级各类禁毒防艾科普读物。为国家禁毒办、团中央、中共云南省委、省禁毒办、团省委等编撰各类教材、手册、宣传资料10余种。
三是开展禁毒防艾边境行动。连续多年进入临沧、西双版纳和普洱地区,对当地的禁毒防艾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
四是在特殊时间节点开展科普活动。每年在“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在校园、社区举办大型的禁毒防艾科普活动。自2005年起,基地连续17年参加云南省科技周活动,展示我校禁毒科研成果,发放宣传资料30余万份,受众人达30万余人次。
五是通过“六进”开展科普活动。基地学生志愿者通过“禁毒防艾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向广大群众普及毒品预防知识。
六是通过新闻媒体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台讲座、访谈、微电影、微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
二、云南省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基地
在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云南省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基地于2019年9月获得批准正式成立。主要依托云南警官学院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及应用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面向社会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科普教育活动,并在合作交流及科研方面取得成果。先后与云南省公安厅警航总队联合开展多期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工作,并立足云南警官学院国际合作外警培训项目,组织开展柬埔寨、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数十期外警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工作,受到高度评价。同时科学创建理论学习测试题库,在“首届中国警务信息化建设成果”推介活动中荣获“最佳智能无人系统解决方案”荣誉并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科研课题子项目研究,紧紧围绕公安机关担负的使命任务,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重点区域防控、边境防控、道路交通巡检等领域的防控解决方案研究。
如今,学院以立足云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科普建设为抓手,将不断依托两个科普基地推广科学技术、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朝着“区位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符合实战需求的全国一流公安院校”目标迈进。
●●● 云南警官学院官方微平台●●●
供 稿丨宣传教育处、禁毒学院、无人机协同创新中心
部门审核丨陈杰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