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到珠江源的跨越
见证着云南警官学院
22级治安学警的蜕变之旅
从理论课堂到实战一线
青春足迹印刻在曲靖这片热土上
书写着滚烫的成长注脚
让我们跟随五个实习切片
聆听警院学警们的淬火心声
22治安一区学警 孙璟 坐标1:新兵欢送现场 参与2025年上半年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安保工作,成为我实习期间最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堂。这场安保不仅仅是任务,更让我深刻触摸到家国情怀的传承脉络。 在熙熙攘攘的观礼区,我不断转换着角色:有时是严整的“警戒线”,用身体构筑安全屏障;有时是温声的“劝导员”,蹲身与攀栏孩童视线齐平;更多时候是敏锐的“观察哨”,在涌动的人潮中预判风险。 在路边值勤时,一位少年骑自行车向我们敬礼,眼中的敬意与活力令我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与力量;而随着活动的进行,街道两旁呈现两幅截然不同的动人画面:一边是敬老院的老人们欢快起舞,展现夕阳风采;另一侧,新兵们身着崭新的军装,步伐整齐,军歌嘹亮,彰显坚定信念。 我凝视着这一幕,内心深受感动,让我深刻感受到,这身警服承载的不仅是法律的威严,更是守护着现场每份家国情怀的美丽绽放。这份体悟,将永远校准我的从警初心。 22治安二区学警 杜昊 坐标2:看守所 我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第一次参与带涉毒嫌疑人体检并送至看守所。面对这名特殊的对象,我既紧张又害怕,在执行任务时一刻也不敢放松。然而,在与对方的交流中,我逐渐打破了心中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刻板印象。 有的违法犯罪人员仅仅因一时的错念误导了自己的行为,并不能简单地凭“非黑即白”的判断一竿子打死。表面上,违法犯罪行为是突破了法律的底线,而有时,犯错就在一念之间。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成就感,让我明白了保持警觉是必要的,但同样要以客观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工作对象。这些新的认知和体悟坚定了我成为人民警察的决心,也让我明白了面对违法犯罪,需要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地预防和解决问题。 22治安一区学警 庄皓宇 坐标:社区调解现场 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是24小时不间断的“民生直播间”。在实习的这一个多月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调解一起因宠物狗咬人引发的夫妻争执。没有想象中的惊险刺激,只有双方激烈的争吵、满地的碎瓷片和一只无辜的泰迪犬。当时我拿着记录本束手无策,然而我的师傅却老练地搬来两把椅子:“咱们坐下慢慢说,先给孩子伤口消毒要紧。” 那一刻,课本上冰冷的“执法程序”突然有了温度——原来化解矛盾的第一步,是让每个人感受到被尊重。这一小片段让我意识到,基层民警的战场并不是荧幕上的枪林弹雨,更多是在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中,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正是这些时刻,让我真正理解了警徽的意义——它不仅是权威的象征,更是责任的象征,要求我们永远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2治安二区学警 尹若希 坐标:户籍服务窗口 在社区中队的实习中,我参与了很多工作,例如校园安全检查、纠纷处理、入户走访、户籍管理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户籍管理工作,这项工作体系庞大且复杂,是社区警务中的重点。 通过师傅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更新户籍信息:输入姓名查找、确认电话号码、拍照并更新头像、保存修改内容等。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信息采集时,我和村委会合作,完成了大量的数据调查工作。尽管工作量大且繁琐,但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致。 每当处理销户时,看到一个个名字消失在系统中,我内心会感到一丝伤感。尽管如此,我也参与过出生入户登记,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总让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在这些工作中,我意识到,户籍管理不仅关乎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汇集了每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我会不断努力,做好数据管理工作,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2治安一区学警 李权起 坐标:特警训练场 在突击攻坚训练中,一组数字成为我刻进肌肉的记忆:XX厘米——这是索降时身体与墙面的最佳距离;XX秒——突入窗口前悬停的安全时限;XX度——战术背带与主锁的理想夹角。这些数字背后,是特警们用实战经验编织的安全密码。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独立实践索降战术时,手套里的汗水让握绳变得异常艰难。当身体悬空的瞬间,耳边传来教官的叮嘱:“右手虎口要始终对准地面,下降速度用腿弯角度控制。”那一刻,腰间的安全绳和教官的牵引给了我放直身体的勇气。训练结束后,我心中默想:“真正的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颤抖,也依然坚持。” 这些训练和挑战将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我们的青春,正如特警支队窗台上倔强生长的虎刺梅,在艰难的环境中坚韧不拔。 学警们的坚守与担当 从黎明前的处警现场到深夜的户籍室 从惊心动魄的抓捕一线到春风化雨的调解桌
学警们正将课本知识
锻造成守护平安的钥匙
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制服
被星光点亮的笔记本
被群众握紧的双手
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答案:
最好的成长
永远发生在离大地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