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云南警官学院学子们带着藏蓝制服踏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交流学习之旅,他们不仅跨越了校园和地理边界,更叩开了警务教育的另一扇门。

从生动有趣的公安文化课程到学警寝室的帽子摆放标准,从在陌生射击场的第一次后坐力到跨省政策差异的困惑——这些真实的碰撞,构成了预备警官的成长底色。本期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足迹,看边境缉毒故事如何与首都课堂交融,听不同方言问候编织出的成长协奏曲。

                                                   01ba45f83ac543d052c76d3eae65f6df.jpg

2023级禁毒学专业大队 贺惠琳(左四)

在交流期间,你学到了哪些宝贵的知识?

回望这一学期的课程,法医学课堂将“镶边带”等专业概念与真实案件结合,使得知识的记忆更加生动、具体。而职业生涯规划课则帮助我们解析了联考选岗的技巧。老师通过构建“公务员京考发展路径”,把抽象的体制规则转化为具体的决策树,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公安教育的智慧。公安文化课程更是帮助我们建立了对制度认知的立体模型——从派出所标语的字体选择到日常工作的语言艺术,每个教学模块都在训练“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当傍晚的光线映照在公大主楼“对党忠诚”的鎏金大字时,我逐渐理解了政治建警的重要意义

4b5ccd80959216e948b4bf9300192c29.jpg

2023级治安学专业大队 张通

在交流期间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介绍云警和云南的情况。一开始,我有些不够自信,但在公大同学和云警兄弟姐妹们的鼓励下,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云南和母校的情况,以及毒品、电信诈骗、边境线等问题。我还讲述了柯占军、张子权等优秀校友的故事。介绍完毕后,大家都感叹,云警是一所英雄辈出的学院,云南公安队伍为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付出了许多牺牲和努力!从那时起,讲述云警的故事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我也深刻理解了交流的真正意义。

f1d3e7a97bf52d7e7971739150f0aa7a.jpg

2023级禁毒学专业大队 王子怡(左四)

你从交换的经历中收获了什么?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交流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忠诚求实,勤奋创新”的治学精神是如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最让我难忘的是警务实战课程的沉浸式体验。在室外射击场射击时,“三点一线”的指导声和扳机扣动的脆响交织在一起,这让我对警务实战技能有了更加具体的认知;在公安文化课上,老师通过真实案例与卷宗启发我们用辩证思维理解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警务人才既需要培育钢铁般的意志,也离不开生活细节中的人文滋养。

21ec25d6e2baeaccc47f68e92592ea0e.jpg

2023级禁毒学专业大队 王依(左六)

你如何适应公安大学的学习生活?

刚到时,我对公大的一日制度和相关标准不太熟悉,幸好队长和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很快从“新手小白”阶段过渡到适应状态。渐渐地,我融入了公大的日常学习生活,也有幸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我们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攻克专业难题,热烈交流彼此的见解;一起去图书馆,互相督促,共同进步;遇到棘手的专业实操,大家互相分享技巧,摸索最佳方法。闲暇时,我们还成为了分享生活的挚友,漫步校园,畅谈理想与未来;一起品尝北京特色美食,感受首都的烟火气息;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释放学习压力。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彼此之间的友谊也在相互促进中不断升温。

05eb230456d39d970350d353fd65a303.jpg

2023级刑事侦查专业大队 周俊志(左一)

进入学校有什么不适应的?又是怎么克服的?

刚进学校时,我确实有些不适应。虽然公大的警务化管理不像云警那么严格,但依然有很多繁琐的规定。刚开始,我有时会保持云警的惯性思维,甚至做出一些不合规的动作,比如午休后,把帽子放在被子上面就出门了。虽然乍看没什么问题,但公大的规定是帽子放在枕头上,幸好有细心的朋友帮我纠正。经过舍友和兄弟们的提醒,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我逐渐适应了公大的作息制度,养成了规律的作息习惯,再也没有收到过“督条”。作为警校生,警务化管理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框架,更是塑造职业素养的熔炉。这些曾经让我们抱怨的严格规定,最终都转化成了“肌肉记忆式的职业本能”。

b644d951690bc49fdf0e2c3816ff50bc.jpg

2023级刑事侦查专业大队 张欣怡(左四)

在学习方面有什么困难?怎么克服的?

作为一名理科生,投身于全新的专业让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思政课堂上,我总是感到无法跟上,身边的同学都能自如地回答问题,而我却往往感到迷茫,这让我产生了焦虑感。为了弥补差距,我采取了严谨的学习策略,每节课都认真记录老师的讲解,确保不漏掉任何知识点。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我逐渐跟上了同学们的步伐,期末考试的良好成绩也让我更加自信。此外,在大二上学期,面对专业课程的挑战,我通过大量的文献搜索和阅读,逐渐克服了困难。虽然不同省份的政策差异让理解更加复杂,但每当感到沮丧时,我会通过散步或眺望窗外来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态度,继续面对挑战。

有人问,半年的交换究竟能改变什么?当张通笔记本里夹着公大同学手写的“想听更多云警故事”纸条时,当周俊志下意识将帽檐对齐枕头中线时——这些细微的印记,正是半年交换生活最鲜活的注脚,或许比任何语言更能诠释交流的意义。这群00后预备警官正在用最鲜活的方式证明: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