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站前“来了就是深圳人”的醒目标语不仅是深圳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开放宣言,也是云南警官学院2022级刑侦专业大队150名赴深圳实习学警在这里追梦、成长的见证。

转眼间,到深圳实习已有2个多月,从校园到警营,从理论到实践,从懵懂到稳重,他们用脚步丈量深圳盐田的每一寸土地,切身体验基层公安工作的责任与担当,亲身感受着“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背后跃动的科技脉搏、朝气蓬勃的城市气息。


盐田分局综合保障中心 柳钧毅

图片


我已在深圳市公安局盐田分局综合保障中心实习了2个多月,在这段时间中,我褪去青涩,将课堂上的“侦查学、治安管理”化作在盐田港晨曦间的对讲机指令中,将警院的队列训练变作中英街熙攘人群中的挺拔身影。作为实习学警的“中枢纽带”,我架起同学与分局间沟通的桥梁,即在后勤保障的案牍间梳理工作脉络,也在安保现场的汗水中读懂责任分量。当亲手处置的求助警情化作市民舒展的眉头,那份理论照进现实的获得感,也成为我最珍贵的实习勋章。

在这座改革前沿之城,我深刻感受到先进的警务工作理念和强大的警务技术储备:无人机如鹰隼盘旋于楼宇之间,织就立体化巡防天网;AI警用机器人迈着铿锵的步伐,与民警组成“钢铁搭档”;视频监控系统在算法加持下实现“风险预警先知”,将被动处置升级为主动防护。这些硬核科技不是冰冷的设备,而是守护平安的温度传导器——当看见阿婆对着巡逻机器人竖起大拇指时,我触摸到了科技兴警的深层意义。这座城市用24小时便利店的光、街角警务亭的蓝和市民眼里的信任,把“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化作了真实可触的归属感。

如今站在实习与联考的十字路口,我会“两手抓、两手硬”,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耽误。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改革浪潮为砚,以特区精神为墨,把“忠诚、责任、奉献”的校训精神书写在湾区热土,担当使命不负人民,让青春脚步与公安工作现代化同频共振!


盐田分局梅沙派出所 张津豪

图片


在这两个月,踏上特区实习之旅的我逐渐适应了深圳速度。从彩云之南到山海盐田,大梅沙的浪花教会了我另一种执法温度。

春节期间,民警师傅带着我走街串巷,宣传深圳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在面对群众的疑惑和不解时,师傅带领我耐心解答,热情服务。师傅说“在深圳当警察,既要懂得高科技反诈,也得会高效的调解和普法宣传技巧”。在执法管理室,我学会了如何规整档案、掌握了诈骗的种类以及如何对受骗群众进行保护性支付等。同时,深圳速度教会我,时间挤一挤就是“学习资源包”,在备勤室我补齐了在学习上落下的进度,通过实习的实战案例和卷宗,进一步熟悉掌握办案流程。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相信那些在警情通报间隙默背的法律条文,协助调解纠纷时警长熟练的沟通艺术,以及在警务室里度过的无数个夜晚,都会在我的实习答卷上化为精彩的墨迹。

盐田分局海山派出所 周一鸣

图片


晨曦初照的盐田海山,随着无人机螺旋桨的嗡鸣声划破天际,我一天的工作也从智慧巡防系统调试中正式拉开序幕。白天,我操控无人机开展全域巡航,利用视野优势对广场、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进行巡逻,同时识别高空违建、消防隐患;夜晚则换上反光背心步巡街巷,对照无人机标注的隐患点位逐项排查。这种“科技鹰眼+铁脚板”的巡防体系,尽最大可能实现了安全监管无死角,在晨曦与星光的交替中,以昼夜双轨模式守护着辖区安宁。

在工作之余,我会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充实自己的实习生活,利用调休和碎片时间学习知识提升自我。在分局和所领导的关心下,我们把宿舍内的一间房间改造成了自习室,方便同学们在休息时间学习讨论。这其中,我们一起探讨工作与所学知识的不同之处,将案件办理中积累的实战经验转化为学习素材,并联系所学公安专业知识,深化对执法规范、法律条款的理解应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盐田分局沙头角派出所刘永毅


在沙头角派出所参与接处警工作的2个月里,我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上班时间进行实践,休息时间学习理论,以战促学。其中,一次经历让我记忆尤为深刻:某日凌晨,一名群众报警求助称,因醉酒无法独自下梧桐山。通过手机定位和视频巡查的协助,值班民警带着我冒雨上山,克服低能见度和路面湿滑的困难,最终找到了报警人,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事后,群众家属向我们连连道谢,让我切身感受到公安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深刻理解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日常生活中派出所为我们提供专门的自习室,方便同学们学习,民警师父们也鼓励我们积极提问,为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搭起桥梁。相信,此次实习经历是我锻炼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宝贵契机,必将为我的从警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片


小编寄语

青春无界,步履不停,在这片开放包容、崇尚创新的热土上,学警们用智慧和汗水留下一串串属于他们的“深圳足迹”。未来,无论走向何方,这段精彩的经历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忘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