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薪火相传,七十五载忠诚奉献。公安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事业后备力量的主阵地,关系人民公安队伍的希望和未来。回望云南警官学院75年的育人之路,“实战化”是其中最鲜明的特色,特别是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符合公安机关警务实战需要”的办学定位、聚焦课堂、实习、论文三大阵地,强化教师、教官两支队伍建设,夯实教学平台、实战化资源两项保障,倾力构建“1322”实战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将每一名学警培养成为“上岗即胜任、成长有潜力”的警务人才。

课堂,就是“第一实战场”
在这里,学习不止于书本。学院大力推动实战化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内容紧贴警务实战前沿:公安群众工作、智慧警务、警用无人机……这些警务实战中的热点,已成为云警院课堂上的主题和常态。学院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更是将实践教学比重提升至35%以上。

教学模式对接警务实战:编写实战化教材大纲,要求专业核心课进实训场。警务实战教官与学院教师携手,共同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考核评价,“双师同堂”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教室-实训场-实战现场”的路径愈发清晰。

教学成果经得起检验:学生在《毒品公开查缉》等国家级一流课程中锤炼技能,实战考核通过率超95%。第三轮一流课程建设中,学院申报的15门课程全部获批省级一流,其中3门荣获国家级荣誉,便是学院教学改革成效的有力见证。

实习,踏上“真刀真枪”的练兵场
云警院为学警们规划了贯穿四年的“实战成长路线图”:
阶梯式见习实习:从大一的户籍地感受见习,到大二的派出所基础业务见习,再到大三的专业警种深化见习、大四的顶岗实习与岗前培训,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标准化管理指导:各专业制定详实的实习大纲与手册。与深圳市公安局盐田分局、昆明市公安局、曲靖市公安局等省内外公安机关共建实习基地,安排业务骨干“一对一”指导,确保实习不“走过场”。

多元化实战体验:参与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安保,已成为云警院学子珍贵的实战经历,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执行真实任务中运用升华。

论文,写在火热的公安一线
毕业论文不再是“纸上谈兵”:
选题源自实践:100%的公安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都来自学生在实习见习中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悟。

指导双线并行:实行校内导师与实战教官“双导师制”,确保研究方向不偏、研究内容不虚。

质量过硬过关:在近年教育部毕业论文抽检中,学院表现优异,是云南省全合格的本科高校之一,有力证明了实战化论文的生命力。

成长,背后是强大的“双师”护航
教师“接地气”:他们不仅是讲台上的老师,更是深入基层实战一线的“学员”。每年超过30天的基层锻炼,上千份实战调研报告,使他们的教学科研深深扎根于公安沃土。

教官“上讲台”:来自全省公安机关的300余名优秀警务专家受聘入库,将最新的实战案例、最鲜活的执法经验带进校园,与专任教师合力打造“教学练战”一体化育人模式。

卓越,在实战淬炼中绽放光芒
在设施齐全的综合训练基地,在接入课堂的公安大数据平台前,在遍布全省的实习基地里,云警院学子的实战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此外,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近年来,在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2025年“建行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警务英语大赛等舞台上屡创佳绩,充分展现了学院实战化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



未来,云南警官学院将紧扣公安工作现代化对于公安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深化“教学研练战”育人机制,持续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公安队伍输送更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优秀警务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