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一千多公里,从云岭高原到南海之滨——2023级网络安全与执法、交通管理工程和反恐警务专业150名学警,在网络安全学院和大队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期待和心奇,走进深圳盐田警队,在实战一线检验课堂所学,用脚步、科技与热忱写下属于自己的实习故事。

千里奔赴:一场早已开始的“实战考核”
“你们不仅是警察,更是云警行走的名片。”出发前,队长语重心长的叮嘱让每个人倍感使命在肩。怀揣憧憬与敬畏,学警们跨越山河,在深圳盐田这一国际化警务前沿阵地收获成长。

深圳市公安局盐田分局为学警们举办了热情而隆重的欢迎会。

在这里
传统“铁脚板”精神
与现代“智慧警务”交织融合
为学警们展开了一幅生动的新时代公安工作画卷

淬炼时光:在盐田,我们这样解锁“新警察故事”
社区警务:用“铁脚板”走进人心,用“无人机”看清城市
跟师傅走街串巷,他们才真正体会“矛盾化解在早在小”的深意。登记出租屋、宣传反诈、调解纠纷……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正是群众安全的根基。师傅说:“社区民警要会当‘和事佬’,更得是‘活地图’。”
如今,科技为传统警务插上翅膀。在民警师傅指导下,学警们从无人机新手成长为熟练操作手——空中巡查渐成常态,追踪犯罪、救援轻生、监管违停,效率倍增。
脚步丈量社区,科技延伸视野。他们既传承了“铁脚板”的扎实,又掌握了“无人机”的精准,让警务工作既有老传统的温度,又有新科技的力量。

巡逻防控:24小时,守护从未停歇
白昼与黑夜,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学警与盐田警队同行,用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默默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全感”。
在中英街的熙攘人群中,他们以敏锐目光守护群众安宁;在盐田港的万吨巨轮旁,昼夜步巡与车巡全力保障世界级物流枢纽畅通;当大小梅沙迎来八方游客,无人机升空巡航,与地面警力协同编织立体安防网。
夜幕降临,值班警力全员在岗,备勤组随时响应。闪烁警灯与城市星光一同亮起——重点商圈夜间巡控不断线、沿海岸线动态监测无盲区、背街小巷精准巡查不放过任何细节。科技赋能,让夜色中的守护更加高效无死角。
从破晓到深夜,这里始终有人坚守。学警与民警一同构筑起盐田全天候平安防线,让白天的繁华与夜晚的宁静,同样踏实、安全。

情指中心:走进现代警务的“智慧心脏”
在盐田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学警们见识到现代警务的“最强大脑”。巨大电子屏幕上,辖区三维地图与实时监控交替闪现,警情数据如脉搏般跳动更新。值班民警专注分析各类信息,电台通讯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成独特的“指挥中心交响曲”。
带教民警介绍:“这里24小时运转,每一条警情都要经过智能研判和人工复核双重过滤。”这里没有硝烟,却承载着全局高效运转的逻辑;不见锋芒,却蕴藏着警务治理的底层密码——警务工作的厚度,不仅在于显性的执法场景,更在于这些隐性的系统支撑。

成长答卷:把云警精神写进热土盐田
课堂知识照进现实。《治安管理学》的抽象理论,在接处警现场化为鲜活案例;网安专业的学警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战利器——从视频巡逻研判到电子取证分析,键盘上的功夫派上大用场。这一切,源于云警老师“严字当头、实字托底”的育人理念。正是这份严格,让学警们在出警现场迅速找准节奏,在实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盐田师傅的“传承”令人动容。分局和派出所前辈毫无保留的“传帮带”,让学警们看到特区民警的专业与温度。“警察是份良心活,既要破大案,也要暖人心。”这份责任感,已成为学警从警路上的灯塔。
预备警官真正成长了。从第一次接处警的手忙脚乱,到独立完成纠纷调解;从对深圳方言一头雾水,到听懂八成群众诉求……盐田赋予学警们的,不仅是警务技能的锤炼,更是将“忠诚铸入灵魂、责任扛在肩上、奉献刻进血脉”的云警精神具象化。每一次出警、每一起调解、每一回巡航,都在用实践诠释“人民公安”四字千钧的重量——那不仅是制服的庄严,更是融入血脉的使命与担当。
一个月很短,短到还没看够盐田港的朝阳;一个月也很长,长到足以让一颗警心更加坚定。“感谢学校与盐田分局搭建的实践平台,我们定将带着这份沉淀,继续在云警和盐田的沃土上扎根成长——因为最好的实习汇报,是未来用一生的热爱去书写的平安答卷”2023交管专业学警庞子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