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只有俯身拾起的一份担当

没有华丽动人的言语

唯有物归原主后朴实的笑容

近日,云南警官学院物业保洁员顾师傅,用一个自然而然的举动,为云警院大家庭添上了一笔温暖的注脚。



事情源于一次体测后的小疏忽,一名同学不慎将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存钱多时购买的手表遗落在篮球场,几经寻找未果。就在他焦急万分时,好消息从警体馆传来——物业保洁员顾师傅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手表,并已妥善保管,等待失主。




“同学,这表是你的吧?快看看。”顾师傅轻声问道。

“捡到东西要还,这是应该的。”面对失主的连连道谢,顾师傅只是笑着摆摆手,觉得这不过是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为表达由衷的谢意,这名同学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专程送到顾师傅手中。锦旗上“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几个字格外醒目。看着这份心意,顾师傅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依然只是那句朴实的回应:“这有啥,应该的。”

他或许不知道,自己口中这件“应该做的小事”,却为警院学子上了生动的一课。那句朴素的“应该的”,正是学院“崇实、创新、卓越”校风中,“崇实”精神最自然的流露。




于平凡中见不凡:一份坚守,一份温情


在云南警官学院,我们常说起那股充盈在校园里的“jing”气神。它既是警容严整、令行禁止,是内务整洁、精益求精,也同样浸润在每一个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中。

顾师傅从修理工到保洁员,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朴实无华的作风。他俯身拾起的不仅是一块手表,更是校园文明的高度;他认真打扫的不仅是场地,更是学子们成长成才的环境。他们的付出,无声却有力,构成了学院育人氛围中温暖而坚实的一环。




文明,是环境,更是沁入人心的养分


顾师傅的善举并非偶然。在推进文明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学院不断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文明格局。我们追求的文明,不仅在于环境的整洁、秩序的井然,更在于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和行为习惯。



在云南警官学院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可能发生在清晨打扫校园的保洁员身上

可能发生在深夜巡逻的保安员身上

也可能发生在为你多打一勺菜的食堂

阿姨身上

正是这些平凡的善举

让“忠诚、责任、奉献”的校训精神

变得具体而温暖

如同细雨润物

默默滋养着每一名警院学子成长


温馨提示

离开公共场所时,请记得检查随身物品。若遗失物品,可前往兴警楼602失物招领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