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法治宣传只能正襟危坐?
近日,昆明警方主办的“警警有条”脱口秀专场第五场演出在云南警官学院上演,一时间,学院大礼堂变作欢乐海洋——1100余名师生在笑出眼泪的段子里,解锁了新时代人民警察法治宣传的硬核浪漫!

演出中,不同警种的师兄师姐带着他们的“脱口秀绝活”纷纷登台,将一个个源于真实工作的片段,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笑声中藏着的是他们执勤的日常,是突发现场的应对,是与群众打交道的点滴。
这些“段子”,不是刻意设计的夸张表演,而是他们最真实的工作经历。正是这些鲜活的故事,让在场观众重新认识了“警察”这个职业——不再是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而是有血有肉、既坚定又有温度的“藏蓝身影”。
“我第一次听师姐讲执勤经历能笑出声,但也正是这个笑声背后,让我更理解警徽背负的重量。”一位24级学警如是说。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采访环节更是掀起了另一波高潮。当主持人随机采访一位学警时,他兴奋地回答:“今天的‘警警有条’脱口秀真是太颠覆了!特别有趣!通过师兄师姐们生动的讲述,我更了解了未来的要面对的公安工作。这些课本外的真实故事,让我对警徽的意义有了更立体的理解。”
现场的老师们同样热烈响应:“这种幽默包裹的职业价值传递,比十堂理论课更能深入人心!”他还补充道:“00后这一代在短视频和弹幕文化中成长,传统的说教形式容易形成认知壁垒,而脱口秀这种用年轻语态‘解构’硬核警务的方式,瞬间激活了学生的代入感。”


当“警察故事”用段子的方式讲述,当公安形象在笑声中变得更加立体,“警警有条”不仅打开了警校师生了解警务工作的另一扇窗,也为警民沟通架起一座崭新的桥梁。
它告诉我们,法治宣传不只有说教,也可以有温度、有笑点、有记忆点。
在这里,人民警察形象更有血肉;在这里,警徽背后的故事被真实讲述;在这里,云南警官学院的预备警官们进一步理解何为“忠诚、责任、奉献”。

作为云南警官学院的优秀校友,他们带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丰富的基层公安经验,用一段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将警察工作的点滴与挑战娓娓道来。幽默风格不仅逗乐了在场的师弟师妹们,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师兄师姐们不仅是脱口秀的演员,更是学警们的榜样。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真情讲述,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未来的成长道路,提前感受到了公安工作的酸甜苦辣。他们用一系列真实的工作故事,带着大家走进了一个个紧张又充满温情的警务工作场景,让原本陌生的警察职业,在笑声中变得亲切而接地气。

这些故事,既有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惊险时刻,也有与群众打交道时的点滴关怀。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是对公安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学警们纷纷表示:“我们一直认为警察是一份严谨又沉重的工作,但今天看到师兄师姐们通过幽默讲述警务故事,让我们明白,人民警察不仅要有责任感,也要有感染力。今天的演出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意识到,成为优秀人民警察,不仅仅是技术和能力的积累,更多的是情感和沟通的艺术。”